当前位置: 首页 » 职称论文 » 自然科学 » 正文
采矿活动破坏土地利用现状
发布日期:2023-04-12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矿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矿期间未对掌子面进行任何处理,造成基岩大面积裸露,临空面大大增加,掌子面基岩出露,加之开采整
 

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矿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矿期间未对掌子面进行任何处理,造成基岩大面积裸露,临空面大大增加,掌子面基岩出露,加之开采整体规划性不强,人为随机性强,掌子面凹凸不平。采矿弃渣大量堆放于矿区周边,压占草地资源,不利于植被自然生长,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调查,治理区内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山体坡面挖损和废弃渣堆压占土地资源,破坏的土地类型主要为采矿用地、裸岩石砾地、天然牧草地及灌木林地,破坏总面积约5.13hm²。露天采矿活动形成的掌子面对土地资源的挖损破坏总面积约2.89hm²;对土地资源的压占破坏主要表现在采矿形成的废渣堆对土地资源的压占,使其丧失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压占破坏面积为2.15hm²。

 
相关论文导航
2022-04-03协议约定方式分配核证减排量的权属
2.林业碳汇产权制度的立法进程滞后于实践发展截至2017年3月15日,我国已审定的自愿性碳汇造林项目有95项,其设计文件(PDD)对林业碳汇的产权归属有不...
2021-02-23土壤TOC含量与有机碳库储量的变化
2.1 土壤TOC含量与有机碳库储量的变化研究区BL对照样地0~100 cm范围内土壤TOC平均含量为2.26 gkg-1。进行生态恢复性治理和果园开发性治理34年后,土壤...
 
 

桂ICP备2020008163号-5

(c)2008-2018 理论研究网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